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研究院,兰州
730030
摘 要:作者基于国务院公布的3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公布的7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甘肃省文物局官网关于甘肃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信息,整理得到甘肃省各等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信息;基于“91卫图助手”对37座城市(镇、村)的空间点位进行采集、编辑和验证,得到甘肃省37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布数据集。该数据集内容包括:甘肃省37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名称、市级政区名称、县级政区名称、镇级政区名称、类型、等级、批复机构、批复时间、批次、经度、纬度、高程等信息。数据集以.shp和.xlsx格式存储,由8个文件组成,数据量为91.5 KB(压缩为1个文件,45.5 KB)。
关键词: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布
DOI: https://doi.org/10.3974/geodp.2025.02.10
CSTR:
https://cstr.escience.org.cn/CSTR:20146.14.2025.02.10
数据可用性声明:
本文关联实体数据集已在《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出版,可获取:https://doi.org/10.3974/geodb.2025.02.01.V1
或https://cstr.escience.org.cn/CSTR:20146.11.2025.02.01.V1.
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截至2024年底,甘肃省共有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甘肃省文物局官网以文字形式整理了甘肃省范围内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录,经与各批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单比对,甘肃省文物局官网整理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录缺少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称,主要涉及1座历史文化名镇和3座历史文化名村。
截至目前,已有科研人员公开发布涉及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等相关方面的数据论文,如彭建章等人制作了中国142座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数据集[1],余亮等人制作了中国312个历史文化名镇及景区空间点位数据集[2],以及中国新增1,598个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据集[3]等类似数据为本数据集研发提供了工作思路。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布数据集》将甘肃省内各等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空间点位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补充其他相关信息,以期通过可视化方法、达到数据全面、查询便利、管控清晰的目的,为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相协调提供基础支撑。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布数据集》[4]名称、作者、地理区域、数据年代、数据集组成、数据出版与共享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政策等信息见表1。
表1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布数据集》元数据简表
条 目 |
描 述 |
数据集名称 |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布数据集 |
数据集短名 |
Hist&CultCityTownVill_Gansu |
作者信息 |
杜金泽,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研究院,hello.dujinze@vip.qq.com |
地理区域 |
甘肃省 |
数据年代 |
1982–2024 |
数据格式 |
.shp、.xlsx |
数据量 |
45.5 KB(压缩后)) |
数据集组成 |
37个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项目信息及空间分布数据 |
出版与共享服务平台 |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 http://www.geodoi.ac.cn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数据共享政策 |
(1)“数据”以最便利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系统免费向全社会开放,用户免费浏览、免费下载;(2)最终用户使用“数据”需要按照引用格式在参考文献或适当的位置标注数据来源;(3)增值服务用户或以任何形式散发和传播(包括通过计算机服务器)“数据”的用户需要与《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编辑部签署书面协议,获得许可;(4)摘取“数据”中的部分记录创作新数据的作者需要遵循10%引用原则,即从本数据集中摘取的数据记录少于新数据集总记录量的10%,同时需要对摘取的数据记录标注数据来源[5] |
数据和论文检索系统 |
DOI,CSTR,Crossref,DCI,CSCD,CNKI,SciEngine,WDS,GEOSS,PubScholar,CKRSC |
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涉及的数据主要包括两类基础数据,其一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甘肃省、市行政区的矢量数据,来源于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6];其二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据,来源于甘肃省文物局官网[7]、国务院公布的3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公布的7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8]及甘肃省文物局官网公布的甘肃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的甘肃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3.2 名称整理
甘肃省文物局官网公布的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单,记录了每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名称、简介,将以上全部信息按照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等类型分类整理。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查询国务院相关部门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单及甘肃省相关部门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名镇、名村名单,与上述甘肃省文物局官网整理的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单对比,发现甘肃省文物局官网整理名录缺少2019年1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的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主要涉及1座历史文化名镇,为甘肃省永登县红城镇,缺少3座历史文化名村,分别为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河口村、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甘肃省正宁县永和镇罗川村。甘肃省文物局官网整理名录将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9]中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胡家大庄村错误标注为麦积区麦积镇胡家大庄村。
3.3 属性整理
在正确梳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单的基础上,进行相应属性信息整理,包括名称、简介、市级政区名称、县级政区名称、镇级政区名称、类型、等级、批复机构、批复时间、批次等。
3.4 空间定位
依据梳理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称,在“91卫图助手”中对37座城市(镇、村)逐一搜索,并根据属性信息中所在行政区划信息,校核搜索点位结果是否准确,如搜索结果单一且所在行政区划信息准确,则在搜索结果处绘制点状数据,并备注名称;如存在多个结果,根据所在行政区划信息选择正确位置绘制点状数据,并备注名称。根据搜索结果来看,甘肃省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均为单一结果,不存在重名现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点位定位于所公布名单对应人民政府办公地址空间坐标,历史文化名村点位定位于所公布名单对应村民委员会办公地址空间坐标(图1、图2)。空间定位点状数据包含名称、经度、纬度、高程等信息。
3.5 数据可视化
通过“91卫图助手”将空间定位的点状数据导出为.shp格式,坐标系选择GCS_WGS_1984,将导出的.shp数据加载至ArcGIS软件,通过空间定位时填写的备注名称与属性信息中的对应的名称,将属性表格内信息全部连接至.shp数据。将.shp数据与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获取的甘肃省行政区划数据校核,确保所有点状数据均位于甘肃省行政区划范围内。使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制作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分布图(图3)。
图1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定位示意图(以敦煌市为例)
图2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空间定位示意图(以哈达铺镇为例)
图3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分布图
(该图基于审图号为 GS(2024)0650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4.1 数据集组成
本数据集包含甘肃省范围内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信息,截至2024年,共收录了37个子项。数据集包含2方面内容,分别是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布数据(.shp格式)以及属性表格数据(.xlsx格式)。各属性字段见表2。
表2 数据集中的属性字段及含义
序号 |
字段名 |
字段名称含义 |
字段内容举例 |
1 |
Index |
序号 |
18 |
2 |
Name_C |
名称(中文) |
临潭县新城镇 |
3 |
Name_E |
名称(英文) |
Xincheng Town, Lintan County |
4 |
CityName_C |
市级政区名称(中文)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5 |
CityName_E |
市级政区名称(英文) |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
6 |
CouName_C |
县级政区名称(中文) |
临潭县 |
7 |
CouName_E |
县级政区名称(英文) |
Lintan County |
8 |
TownName_C |
镇级政区名称(中文) |
新城镇 |
9 |
TownName_E |
镇级政区名称(英文) |
Xincheng Town |
10 |
Type_C |
类型(中文) |
历史文化名镇 |
11 |
Type_E |
类型(英文) |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mous Town |
12 |
Grade_C |
等级(中文) |
国家级 |
13 |
Grade_E |
等级(英文) |
National level |
14 |
Agency_C |
批复机构(中文)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 |
15 |
Agency_E |
批复机构(英文) |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 Rural Development ,
National Cutural Heritage Administration |
16 |
Time_C |
批复时间 |
2008-12 |
17 |
Batch_C |
批次(中文) |
第四批 |
18 |
Batch_E |
批次(英文) |
The Fourth Batch |
19 |
Long |
经度 |
103.5934492 |
20 |
Lat |
纬度 |
34.67267733 |
21 |
El |
高程 |
2,742.515 |
4.2 数据结果
4.2.1 数量统计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共计37座,按照类型可分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其中历史文化名城12座,历史文化名镇14座,历史文化名村11座。按照等级可分为国家级和省级,其中国家级17座,省级20座。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数量对比,按类型进行统计(图4),各类型数量排序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村;按等级进行统计(图5),各等级数量排序为省级>国家级。
图4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分类型数量统计图
4.2.2 空间分布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共计37座,天水市数量最多,为7座,嘉峪关市和金昌市均无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陇东多,河西少,自东向西逐渐减少的特点,河西5市仅有5座,陇东三市有14座,陇中四市有12座,陇南两市有6座。分等级来看,河西5市有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1座省级,陇东三市有6座国家级,8座省级,陇中四市有5座国家级,7座省级,陇南两市有2座国家级,4座省级(表3)。
表3 甘肃省各市(州)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统计表
市(州) |
数量 |
市(州) |
数量 |
白银市 |
3 |
庆阳市 |
4 |
定西市 |
2 |
天水市 |
7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3 |
武威市 |
2 |
酒泉市 |
2 |
张掖市 |
1 |
兰州市 |
6 |
嘉峪关市 |
0 |
临夏市 |
1 |
金昌市 |
0 |
陇南市 |
3 |
总计 |
37 |
平凉市 |
3 |
|
|
本研究构建了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布数据集,与现有单一类型(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或名镇)的空间数据集相比,本数据集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域,对甘肃省域范围内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2座)、名镇(14个)、名村(11个)共37个历史文化资源系列数据进行了空间数据整合,建立了多层级、多类型的历史文化资源空间数据库,为区域尺度历史文化资源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该数据集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甘肃省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认知,更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区域性保护与活化利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数据集可直接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划定、资源分布特征分析等工作,并能与旅游景区、传统村落、乡村旅游数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元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融合发展。
作者分工:杜金泽对数据集的开发做了总体设计,采集和处理了数据,撰写了数据论文;李婕做了数据验证。
利益冲突声明:本研究不存在研究者以及与公开研究成果有关的利益冲突。
[1] 彭建章, 汤擘, 张扬等. 中国142座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数据集[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 2024, 8(1): 76–81.
[2] 余亮, 邱雨晨, 唐铭婕等. 中国312个历史文化名镇及景区空间点位数据集[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 2022, 6(3): 440–447.
[3] 余亮, 丁雨倩, 唐铭婕等. 中国新增1598个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据集[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 2019, 3(2): 155–160.
[4] 杜金泽, 李婕.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布数据集[J/DB/OL].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 2025. https://doi.org/10.3974/geodb.2025.02.01.V1. https://cstr.escience.org.cn/CSTR:20146.11.2025.02.01.V1.
[5]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共享政策[OL]. https://doi.org/10.3974/dp.
policy.2014.05 (2017年更新).
[6]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 行政区域可视化[EB/OL].
https://cloudcenter.tianditu.gov.cn/administrativeDivision/.
[7]
甘肃省文物局.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OL].
http://wwj.gansu.gov.cn/wwj/c105559/news_list.shtml.
[8] 国家文物局.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录[EB/OL]. http://www.ncha.gov.cn/col/col2266/index.html.
[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 关于公布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EB/OL]. (2014-2-219). 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c/wjk/art/2014/art_17339_217284.html.